close
本文引用自此:台灣查某電子報 2007-Sep

http://blog.pixnet.net/taiwanwomen/post/9223546





放洋前的心理準備



文/ 李惟平(美國費城賓州大學法研所



前言:

 



 


這篇「放洋前的心理準備」,是我在看了酪梨壽司部落格「好苦的洋墨水」之後寫下的。在「好苦的洋墨水」一文,一位留學生去信問壽司,如何面對留學生涯的辛苦。我於是想到過去一年來自己遭遇的種種酸甜苦辣,其中多半是辛酸。好在放洋之前,學長已先為我打過預防針,遇到挫折時,總以「不只有我覺得辛苦」的心情安慰自己。當初寫下這篇文章,主要對象為來美國攻讀法律碩士學位(LL.M)的新生,有些情況也許與其他科系不盡相同,但在異國文化衝擊與英文窘境方面卻可能同一,便請讀者斟酌參考。最後想說的是,面對挫折時,請記得自己並不孤單,因為有許許多多台灣留學生,也在同樣奮鬥。

 



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最近看到酪梨壽司部落格裡熱烈討論留學生的辛苦 (見「好苦的洋墨水」),心有戚戚焉。 

 

想到一年也快過了,七月之後法學院又將換上新面孔,過去也是看了學長部落格裡的文章,而有心理準備,現在就讓我傳下棒子,先幫學弟妹打個預防針,以下肺腑之言適用於要來美國念LLM的法學院新生。但也得事先聲明,個人資質性格有別,在此僅為參考用途,請學弟妹斟酌自身狀況,若有疑問,可請教其他親友或是有留學經驗之人士。(後面這幾句話聽起來好像美國藥品廣告...「本藥物不適用有XXX症候之人,若有疑問,服用前請洽詢醫師」)。
 

 

其實也就是那簡單幾點:
 

 

首先,最重要的是,英文聽不懂是正常的 


 

英文這一關,是所有留學生最難熬的,不獨法學院學生如此。然而,英文的挑戰對法學院學生而言,卻比其他科系還來得大。主要原因是,法律的基礎是文字,而且是精確的文字,深奧的文字,能夠應付日常五四三的對話,聽懂六人行裡的笑話,並不代表你能瞭解課堂上所說的民事訴訟法管轄權,或是大法官審查基本權時適用的標準。我記得剛上暑期課的美國法導論時,本來仗著自己是外文系畢業的,應該還能應付,沒想到幾堂課下來,還是深感挫折(當然也可能是我在外文系時學習不精啦)。 

 

另一個原因是,法律與社會、文化、歷史淵源極深,老師講述時,難免會引述美國歷史以及社會事件,身為外國人,若是對於美國社會不熟,往往對於他們熱切討論的內容一頭霧水。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憲法課裡,因為美國憲法是其社會演進的體現,而美國學生從高中開始便有憲法課,發表議論時頭頭是道如行雲流水。反觀外國學生,光是一個陌生的人名,可能就把我們卡死(而且更有可能的情況是,當我們初聽聞時,還無法分辨出原來他們講的是人名...),進入狀況參與論辯,更是不容易了。
 

 

最後的原因,也是最淺白的原因,就是,英語並非我們的母語,你怎能要求自己一下子就能聽懂這種就連平常美國人,也可能要花一點腦筋才能進入狀況的專業語言呢?就我來說,經過七個月的磨練,到現在還是有打結的時候。更糟糕的是,有時候大腦還會自動休息,讓一連串的英語快速飛過,就像過站不停的火車一樣。我一直以為這是一種「疲乏」的狀態,也就是英語聽久了是會累的,因為我還沒進階到像何嘉仁所說,「自然而然習慣兩種語言...」,到現在為止,我還是得要花上比中文更多的專注,才能融入課堂中的英語。
 

 

所以,英文聽不懂是正常的。若是未來學弟妹坐在課堂上如魚得水,那本人得要誠心說一句「景仰」。至於同感困苦的學弟妹,看到諸多學長姐斑斑血淚,心裡應該會覺得好過一些(當然學弟妹還是有可能會遇到那種如魚得水型、英文一級棒的學長姐,此時請記住,大部分的留學生不是那樣的)。我的同學獅子頭有句話講得很好,對未來學弟妹很有用,那就是「要學習與聽不懂的語言相處」。當我們在中文的環境下,很難體會那種上課如鴨子聽雷的經驗,一旦人在外國課堂,初初感受,不免震撼,此時千萬不要被嚇到了。只要記住很多人也有跟你一樣的狀況,然後繼續注意聽,記下你聽得懂得單字,回家想辦法找更多的資料輔助,總是會有進步。
 

 

那麼,如何改善被嚇到的情況呢?這就跟第二點課前預習有關了。
 



 

課前預習很重要 


 

在台灣時,雖然老師諄諄告誡課前預習的重要性,但大部分人都把這四個字當耳邊風吧!然而在美國法學院,孩子,這樣搞下去是不行的!想要聽得懂上課討論的方法,就是課前一定要預習,一定要把老師指定的閱讀全都看完,這樣上起課來,你才能抓住重要的關鍵單字,瞭解課堂脈絡。更何況,美國法學院採「蘇格拉底」式的教學法,也就是老師並非一人演獨腳戲,而是採取與學生問答互動的方式。比如說,老師可能會問你某某案例的事實與爭點,法院如何分析,而你的看法又是如何。若是沒有預習,恐怕連老師的問題都聽不懂。所以,還是乖乖把書看完吧! 



 

蘇格拉底沒有那麼可怕
 

 

在入學之前,可能是因為看了「哈佛新鮮人」那本書的關係,對於「蘇格拉底教學法」相當害怕,一來怕聽不懂老師的問題,二來怕回答不出,當場出糗。事實上一個半學期下來,也經歷過這樣的教學方式,才知道並不可怕。基本上,老師並不會咄咄逼人,問的問題多半也能在書上找得到答案,只要有預習,大概還是能吐出幾個單字,讓老師知道你回答的誠意,而老師遇到外國學生,也不會刁難。甚至更好的狀況是,透過與老師問答,學生反而更能瞭解案例的重點所在,釐清盲點。所以不要被傳說中的蘇格拉底嚇到了,但千萬記得要先預習。
 



 

上課要不要發言? 


 

另一個與蘇格拉底同樣讓人聞風喪膽的傳聞是:「聽說上課要很踴躍發言」...Well, 要我說的話,it depends. 就本人觀察,最熱衷發言的還是一年級的學生,個個像個英勇的小鬥士隨時準備出擊、問題與意見超多(像我現在上的國際公法課就是如此),然而二、三年級的學生就開始皮了,很多課堂上,能不講話就不講話,張開金口是給你老師面子(但還是有例外,譬如上學期的言論自由課,同學討論相當踴躍)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倒是覺得外國學生真不想發言的話,也無須勉強自己,因為老師都能體諒。但發言也不啻為磨練的好機會,至少,平常難得講英文,課堂上練一練也沒什麼不好。總而言之,不要因為自己搭不上話,而給自己偌大的壓力。 



 

道不同不相為謀
 

 

在上面所引述的酪梨壽司日記中,提到在派對中「拿啤酒瓶拿到發酸,滿臉堆笑卻格格不入」,讓人心有所感。許多人編織的留學美夢,也許是晚上與同學在BARhang out,白天郊遊踏青,然而來美之後,可能會發現這真的只是夢。當然還是有很多台灣學生在這裡相當融入美式生活,交了好朋友或是男女朋友,但交不到外國好友,也很常見,尤其在法學院更是如此。事實上,每天的reading多到看不完,應付明天老師的課堂點名都來不及了,哪有時間發展人際關係?即便有心拓展人際,也是有可能發現自己不太喜歡外國人喝酒作樂的交際方式。當然一直還是會聽聞有天縱英明、精力無限的前輩把二十四小時當四十八小時用,先跟老外打球打到半夜十一、二點,回到宿舍後趁著眾人皆睡我獨醒時加班開夜車,而日後果然成為法學界一方泰斗的故事。不過,孩子,能做到這樣,阿姐也是很恭喜你,但要是你告訴我你書怎麼念都念不完,沒時間參加其他LLM或是Whartonparty時,阿姐也是會拍拍肩膀告訴你說,人生就是要有所取捨,無須太苛責自己,保重青年有用身,學成後回國仍有強健身心,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
 

其實交到朋友,無須如此刻意,譬如說在課堂上一起作報告的美國同學,也能成為朋友。像是在電信法課堂上,我的同學提娜小姐,就遇到了好人傑森,而我的伙伴麥可先生也很不錯,除了幫我改報告外,也會順便提供下學期的選課意見。即便在LLM裡,也可以找到有話聊的朋友,譬如說土耳其的G小姐,與我同為已婚女性,兩人還是能互吐苦水。這些朋友都是在平常課堂互動中所認識,也許交情不見得深,但至少講起話來感覺很舒服。所以,我要說的是,可以各方嘗試,擴大交友圈,但也不見得要將自己變成另一種人,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。
 





 

這就是現實
 

 

我在椰林的精華區,以及酪梨壽司的版上,看到很多留學生的心情故事,又看到最近一些剛申請上LLM的學弟妹在其他版上詢問轉JD或是繼續深造的機會,我不禁想起去年的我們,然後再回憶起Upenn學長James一年前跟我說過的話,而這一年來我愈能愈體會那些話的意涵。要是問我留學感想,我會說,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,因為身為外國人,你必須一一處理很多在國內無法體會的事。我覺得,自己是在不斷的難堪中成長:聽不懂的難堪、無法完全表達自己的難堪、不能融入的難堪、不再是群體中活躍人物的難堪、體會到自己對生活無能的難堪、沒錢的難堪....等,甚至當你上課時看到JD學生瘋狂MSN(喔~應該是AOL,他們連貫用的即時訊息軟體都跟我們不一樣)、上網購物、看照片、寫信時,你卻非得全神貫注才聽得懂老師在說什麼,而他們卻又能時不時舉手說些言不及義的話,心裡真會忿忿不平,想說「要是說中文的話,老娘一次可以比你做更多事...」。但,這就是現實,現在的你人在異鄉,必須說異國的語言,在異邦的社會生活,而其實你才是異邦人。你只能想辦法度過這些難堪,努力維持自己的精神健全程度,然後期望有一天中文也能成為強勢語言,讓這些「外國人」有機會也能來體會異邦求學的心情。
 

 

最後我也不想說什麼勵志的話。有位學長說得很好,「國內的老師總是把留學生活說得太美了,總應該要告訴學生一些現實面啊~」。很多人描繪過留學的美麗光明面,我也無須錦上添花。只是想指出一些可能遇到的難題,然後告訴學弟妹說,「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面對過這種難題,不過你可以怎麼做,讓情況有所改善」,就像當初學長告訴我的那樣... 



--

李惟平簡介
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weipingli 

http://blog.pixnet.net/weipingli 

李惟平,英文姓名:Li, Wei-ping電話:312-823-5988

地址:3900 Chestnut St. #1031, <city w:st="on">Philadelphia</city>, <state w:st="on">PA</state> <postalcode w:st="on">19104

</postalcode>
唸過外文、新聞、法律,曾任記者、外電編譯,

現在是新出爐的美國費城賓州大學法學碩士。

 



 


<address w:st="on"> <postalcode w:st="on"></postalcode> </address>

 



 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benpu 的頭像
    cbenpu

    一生的夢與愛在此奔騰

    cben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