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德秋:《富貴人生》(上)──人我相處之道


轉引自:
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won-mon/
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won-mon/archive?l=f&id=15&page=2


自序──緣起


     本人自幼生長在淳樸鄉村,初中畢業後就隻身在外地求學,當時的大環境經濟條件普遍缺乏,故在求學期間就嚐到了許多苦頭。畢業後在商界工作迄今悠悠已過三十餘載,經歷過許多人生困境災難、也曾經對人生產生許多百思不解的疑惑,內心很不平靜,始終有許許多多的為什麼?也曾試著離開居住地遠遊、或用唱歌方式紓發情緒、或找朋友訴說將垃圾倒給他們,但效果並不佳,很快的壞心情依舊。


     或許經過許多內心的折騰,心變得更柔軟些才有機會走進佛門,接受佛法的教育,明白了因緣果報的真理,透過不斷的學習反省,就像學走路的孩子般,跌跌撞撞地在學中做、做中改並落實在生活中,歷經多年終於有了些領悟,才能開啟我少許的智慧。感恩慈悲的 佛陀像大醫王、大智慧者、大教育家,能將人生的真理剖析得如此透徹,佛法就像藥方一樣,治好我的迷悟顛倒,就像黑夜明燈指引著我,讓多年來的苦惱疑惑終能釋懷放下。


     「人生如戲」,而編劇、導演、演員都是我們自己。我們會有苦,是因為我們太入戲了,很習慣隨順自己的習氣和執著,去論斷對錯是非、很認真地在生氣、也很認真地在難過憂傷,不懂得以觀眾的角度來旁觀自己,以高廣、超然的態度來看事情,了悟事情發生的背後都有它深刻的含義?走過許多磨難挫折後,如今心中充滿著光明,除了感恩還是感恩,也生出更多的同理心體恤別人,以樂觀歡喜之心很珍惜地過每一天。


     目前本人仍在忙碌的工作中,雖時間有限也才疏學淺,但很樂意將我所學所知、及多年來親身經歷及走出來的心境,和周遭一些人、事、物的面面觀和大家分享。這些內容都離不開我們生活和工作、人我相處的尊重和圓滿及許多正向的人生觀,提供各位做參考。


     但願這些對個人的品德、涵養氣度的提升、或對團體中的和睦相處會有一些幫助。也透過大家的重視,共同來保護和我們同體共生的地球村免遭破壞;更願能淨化人心、凝聚更多的「善」共同來關懷、幫助老弱孤殘、對有災有難的人雪中送炭……等,都能讓這社會處處充滿著溫馨。


  祝願大家,都能過一個健康、快樂又有意義的人生!


 


  以上是印行本書的緣起


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傳省  二○○七年三月


 


人我相處之道


 


       所謂「做人難、人難做、難做人」!人、事的艱困與磨難,是一種考驗,就算擁有豐富的專業、亮麗的文憑,但「學問」不等於「道德」,「知識」也不等於「智慧」。當今社會雖然科技進步,但令人感嘆的是,倫理、道德卻逐漸淪喪,許多駭人聽聞、脫序的社會亂象與日俱增!


 


  如家庭親眷間,因意見不合或爭奪家產,而結下難解的恩怨情仇;公司同事間為了職位、或工作中意見不合而產生摩擦;師長、學生及家長間因教育方式不同、各執己見而產生爭執或傷害;社區鄰居間,也會為了芝麻小事失和而不相往來;從政人員在會議或問政中,為了攻擊對手而失去理性,相互指責甚至動手打架;選舉時,候選人為了選票,任意謾罵栽贓對手;情人之間由愛生恨,惡意去傷害對方或自殘;或因生活困難、失業、感情受創而自殺;或為了要讓眾人臣服,做個「自認為是老大」的悲劇英雄,無視父母及親人的「傷心」而逞強好鬥;甚至只因為「看你不順眼」而當街打人殺人;及飆車族沿路狂飆、無視他人生命的安全等種種亂象,令人心痛與不捨!


 


  以上這些混亂脫序的社會問題,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正確知見,放縱自己隨波逐流而積非成是。「身體」方面易犯:殺、盜、淫、賭、酒;「口」常犯:妄言、綺語、兩舌、惡口等過失;「意念」易犯: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、邪知邪見。或因「個性執著」;「不願意或沒有做好溝通協調」;「憤世嫉俗,怨天由人」;「任由自己的負面情緒的積壓、宣洩」;「遇挫折無法看光明面、凡事善解」;「犯了錯不認錯、不悔改」;「同理心、慈悲心不夠」;「缺乏豁達的胸襟、只看眼前」…等。除了生活在人我是非中,很苦惱、很不快樂外,也造成家庭破碎和社會動盪不安。甚至國與國之間為了各自立場或利益,由冷戰演變成戰爭,犧牲了多少寶貴的生命,造成百姓民不聊生、家破人亡、許多人流離失所!


 


  孔子曰:「己所不欲、勿施於人」。人我相處要蠲除成見、立場互易,做到「感恩、惜福、尊重、善解」。普天之下,沒有我不愛的人、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!人與人相處會有摩擦,大都是因為隔閡或誤會,說話的原則要守,不能尖銳、不傷人自尊、不炫耀自己、不揚人是非、不念舊惡。即使是身邊的至親好友也一樣,要就事論事不翻舊帳,莫讓一些小小的爭執,造成彼此的傷害。


 


一個真正成功的人,必須人人都能容得下你,你也能包容接納每一個人。一般人常說的「隨緣」,是要隨「善緣」不可隨惡緣,若隨著自己的習氣一意孤行,那是「隨業」!對於人我之間的相處,提供以下幾點作參考:


一、時時清楚觀照自己的「心」- 欲求自心解脫,要看自己被什麼綁住?是名、利、情?還是被自己的自私、執著綁住?       


 


   世上最難掌握的,是瞬息萬變的「心」,猶如脫疆之野馬,易放難收。每個念頭不斷地在剎那之間生滅,遇快樂開懷,「心」猶處天堂;遇悲傷痛苦,「心」猶入地獄。


   


「種樹培其根,種德培其心」。人的「心」是最善巧的工匠,可以把自己雕塑成佛,也可以雕成魔。「心」好比是一畝田,念頭是一顆種子,在心地播下什麼樣的種子,將來就會長出什麼樣的果實。故在日常生活中,不管外境如何,這念心都要能保持平靜,不隨境而起貪愛、憎恨的分別之心。


 


    「心」有煩惱、不能安定時,要檢查自己是被什麼綁住?是名、利、情?還是自己的自私、執著、憂愁?這些都是自己找來的,是自己在捆綁自己,若心念偏差,小事情也會變成大是非。有時候犯下貪念、嗔心、愚癡、邪見、妒嫉,或許別人不知道,但問自己的「心」最明白,若連自己都不能察覺,很容易傷人又傷己。


 


    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,如果心念沒有時時觀照好,就很容易犯錯。「有意是罪,無意是過」,有意,無意犯下的錯,都是一顆惡種,故惡念要及時斷除、善念要日日增長。在舉手投足、待人接物、行住坐臥間時時自我警惕,無論身在何處、做任何事就不會隨波逐流而犯錯。


 


人最怕五氣:邪氣、傲氣、意氣、喪氣、怒氣。


 


人需有五心:真誠心、謙卑心、慈悲心、同理心、悔改心。


二、不要兩舌、惡口—當我們用一個手指頭指著別人時,別忘了還有三個手指頭指著自己,猶如仰天而唾、如逆風揚塵,還墮己身。


 


    「好言一句三冬暖」,有的人說話,能讓對方感動、歡喜;也有的人一開口,就讓人感受到壓力、心情立刻陷入谷底。自尊心強、不服輸的人,有著不妥協的個性,喜歡和別人比較、爭高下,狂妄之語常讓週遭的人紛紛避之!這一類型的人,同理心、自我察覺力多半比較缺乏,一切隨著自己的習氣走、自我又主觀、愛恨分明、喜歡用命令口氣、說話的嗓門很大、不喜歡聽別人的解釋、態度傲慢不友善、很不耐煩、或喜歡戲謔譏諷、猜疑、挑剔、凡事惡解…等。


 


    性格孤傲或偏激的人,心始終無法保持平和、情緒起伏也很大,遇問題想的、看的、說的盡是負面,無法善解,憤世嫉俗的個性,除了無法掌握事情的發生、更無法平和圓滿善後,反而讓問題再雪上加霜!常常得罪人而不自覺,令眾人很苦惱,這種人縱然他有才高八斗,也有志難伸!不僅傷到他人,自己也很不快樂。亂發脾氣就像是短暫的發瘋,不能將個性的率直當作言行沒有分寸的護身符,當我們用一個手指頭指著別人時,別忘了還有三個手指頭指著自己,猶如仰天而唾、如逆風揚塵還墮己身。故與人好言,最快樂的是自己,與人惡口最痛苦的仍是自己。


 


    要堅持!不要在人後批評說壞話,要多說別人的好話,因為這些話很容易就傳到當事人耳裏。在人我意見相左時,不要嚴厲指責、相互謾罵、不要爭論誰是誰非,更不要用言語去傷害對方的自尊,是要冷靜下來,相互傾聽對方的心聲和意見。有些人認為反正是自己親人沒關係、或朋友間自以為交情深厚,在言語間任意嘲弄戲謔,一不留意,就恰恰刺傷對方最在意的地方,於是友情漸漸消失,親人也可能反目成仇,最終成為不再往來的陌生人。


 


    「是非止於智者」,凡事要冷靜,要用智慧去分析,不論聽聞什們,未經求證絕不可到處散播!要「時時檢點自身事,莫費工夫論他人」;「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」。我們會有兩隻耳朵、兩隻眼睛,是要用來多聽聞善知識、多看別人的優點;為什們只有一個嘴巴?是要我們不說是非、不傳是非、修好口德、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,用在搬弄是非造口業。更要時時「觀心」,不是去觀別人、檢討別人,而是要觀察自己當下的念頭,是善、是惡?行為是對、是錯?


 


「滿招損、謙受益」,兩舌、惡口很容易製造是非爭端、嚴重的甚至造成鬥亂、亡家喪命!地藏經云:「未來世中,若有男子女人,不行善、行惡者、乃至不信因果者、邪淫妄語者。兩舌惡口者、毀謗大乘者、如是諸業眾生,必墮惡趣…」,故應謹慎!無事莫把閒事聊,是非往往閒話生,莫說他人短與長,說來說去自招殃。




三、禮貌的言語、誠懇的態度—滿臉的笑 容,能令周圍的人都有「如沐春風」的喜悅感、能化敵為友。


 


   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樑,說話是一門藝術,能令人感動又喜歡親近的不是能言善道、不是華麗的辭藻,也不是說話的聲音,像出谷黃鶯般的美妙,而是言語柔軟、態度謙恭有禮,滿臉的笑容、親切的問候、真心的關懷、說出讓對方入耳又入心的話,這些都會讓人感受到溫暖、印象深刻。


 


    傷害人的言語是:尖酸刻薄、粗鄙低俗。個性自負又情緒化的人,常習慣以權威的口吻、強硬的態度說話,這樣很容易挑起戰火,形成各自放話,動輒以拳頭、或說話咄咄逼人來降伏對方,不但事情沒有解決,反而更傷了彼此的和氣。大家試著去觀察發脾氣時的自己:祥和沒有了,呈現出來的是暴戾之氣、呼吸變得很急促、心跳加快了、臉脹得通紅的,連說話的聲調也提高了,傷人又傷己,原來的小事也會演變成大事!


 


    「有德者昌、恃力者亡」,人家怕你並不是福,人家欺你也不是弱,與其用權威服人,不如以德感人。做人最怕心高氣傲,那是失敗的開始,要「理直氣和,得理也要饒人」,謙卑能調伏我慢受人尊重。每個人都有自尊心,希望被肯定、讚美、認同,不喜歡被否定、被輕視,即使我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,但如果口氣態度很不客氣、很強勢,會讓對方感受到被攻擊一樣。故要常以同理心去體會別人的感受,在異中求同做到圓融、讓別人不怕我們,才是真正的會做人。


 


    「利刀割體瘡猶合,言語傷人吃不消」。即使你心好,但嘴巴不饒人,也不算是個好人!我們無法秤出「話語」的重量,但卻常常在不經意中,重重地壓傷別人的心。一言可以興邦、也可以喪邦,有時候動口比動手的後果更為嚴重,故出口時的隻字片語,都應謹慎三思!我們要在適當的時候,說出一些使人感動的話;也在必要的時候,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。學著不急著說、不搶著說,而是要想清楚以後再說。


 


    說話的原則:


緊急的~~慢慢的說   沒發生的~~別亂說   沒把握的~~謹慎的說


生氣的~~狠話柔說   傷害人的~~不能說   做不到的~~別胡說


傷心的~~不要逢人就說  別人的隱私~~絕對不說  看不慣的~~重話輕說


如果~~我有做錯的地方請一定要對我說


我們每天必須面對著生活、工作,許多人、事的紛紛擾擾外,還要去承擔一些無法預料的突發狀況考驗,情緒很容易就隨之起伏、不得自在!當我們心裡有了煩惱、憂愁或壓力後,即使不開口但表情會說話,緊繃的臉、嚴肅的表情會讓許多人誤以為你是在生氣,而不敢親近你。面對人事的處理態度是:不管結果是不是能合我意、如我願,仍要以平常心勇敢地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!


 


    禮多人不怪,伸手不打笑臉人,滿臉的笑容,確實能令周圍的人都有「如沐春風」的喜悅感,能化敵為友。尊重自己、尊重他人的言語是親切誠懇、發人深省。在責備的話中,要帶有撫慰讚揚,命令的話中也要帶著尊重。常說:「對不起、請、謝謝你」!多用「柔軟語、慈悲語、歡喜語」,禮貌的言語、誠懇尊重的態度,是真正化解紛爭的妙方。


 


四、不要執著—人難免會有過失,別人所有的缺點,往往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到,甚至更多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


什麼是執著?就是對事情的成敗得失、名利放不下、堅持己見就是執著。人與人相處、對事的看法,難免會有相左之時,如果我們不能察覺自己的偏執,很容易被自己的好惡矇蔽,以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,就會起分別心而產生貪愛或憎惡,這些都是煩惱的根源。


 


    「良藥苦口利於病、忠言逆耳利於行」,要有寬宏大量、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氣度。若因他人一句話就怒髮衝冠,恐怕是爭了面子卻失了裡子!當今社會頗常見處處要爭、事事不讓、錙銖必較的強勢作風。若目不能容一塵、心不能存一物,老是看人不順眼,這些只會增添自己苦惱怨憎,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。


 

我們每天必須面對著生活、工作,許多人、事的紛紛擾擾外,還要去承擔一些無法預料的突發狀況考驗,情緒很容易就隨之起伏、不得自在!當我們心裡有了煩惱、憂愁或壓力後,即使不開口但表情會說話,緊繃的臉、嚴肅的表情會讓許多人誤以為你是在生氣,而不敢親近你。面對人事的處理態度是:不管結果是不是能合我意、如我願,仍要以平常心勇敢地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!


 


    禮多人不怪,伸手不打笑臉人,滿臉的笑容,確實能令周圍的人都有「如沐春風」的喜悅感,能化敵為友。尊重自己、尊重他人的言語是親切誠懇、發人深省。在責備的話中,要帶有撫慰讚揚,命令的話中也要帶著尊重。常說:「對不起、請、謝謝你」!多用「柔軟語、慈悲語、歡喜語」,禮貌的言語、誠懇尊重的態度,是真正化解紛爭的妙方。


 


四、不要執著—人難免會有過失,別人所有的缺點,往往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到,甚至更多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


什麼是執著?就是對事情的成敗得失、名利放不下、堅持己見就是執著。人與人相處、對事的看法,難免會有相左之時,如果我們不能察覺自己的偏執,很容易被自己的好惡矇蔽,以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,就會起分別心而產生貪愛或憎惡,這些都是煩惱的根源。


 


    「良藥苦口利於病、忠言逆耳利於行」,要有寬宏大量、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氣度。若因他人一句話就怒髮衝冠,恐怕是爭了面子卻失了裡子!當今社會頗常見處處要爭、事事不讓、錙銖必較的強勢作風。若目不能容一塵、心不能存一物,老是看人不順眼,這些只會增添自己苦惱怨憎,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。


 我們每天必須面對著生活、工作,許多人、事的紛紛擾擾外,還要去承擔一些無法預料的突發狀況考驗,情緒很容易就隨之起伏、不得自在!當我們心裡有了煩惱、憂愁或壓力後,即使不開口但表情會說話,緊繃的臉、嚴肅的表情會讓許多人誤以為你是在生氣,而不敢親近你。面對人事的處理態度是:不管結果是不是能合我意、如我願,仍要以平常心勇敢地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」!


 


    禮多人不怪,伸手不打笑臉人,滿臉的笑容,確實能令周圍的人都有「如沐春風」的喜悅感,能化敵為友。尊重自己、尊重他人的言語是親切誠懇、發人深省。在責備的話中,要帶有撫慰讚揚,命令的話中也要帶著尊重。常說:「對不起、請、謝謝你」!多用「柔軟語、慈悲語、歡喜語」,禮貌的言語、誠懇尊重的態度,是真正化解紛爭的妙方。


 


四、不要執著—人難免會有過失,別人所有的缺點,往往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到,甚至更多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


什麼是執著?就是對事情的成敗得失、名利放不下、堅持己見就是執著。人與人相處、對事的看法,難免會有相左之時,如果我們不能察覺自己的偏執,很容易被自己的好惡矇蔽,以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,就會起分別心而產生貪愛或憎惡,這些都是煩惱的根源。


 


    「良藥苦口利於病、忠言逆耳利於行」,要有寬宏大量、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氣度。若因他人一句話就怒髮衝冠,恐怕是爭了面子卻失了裡子!當今社會頗常見處處要爭、事事不讓、錙銖必較的強勢作風。若目不能容一塵、心不能存一物,老是看人不順眼,這些只會增添自己苦惱怨憎,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。


 


世間沒有所謂的公平與不公平,心境若平則一切都平。如果不斷地把嫉妒、嗔恨放在心裡累積起來,產生了心結,就很難自我控制,慢慢地,會看什麼都不順眼、聽什麼都不順心,而露出不好的臉色、說出不好聽的話來。許多事不能鑽牛角尖想得太多,常用寬廣的角度、多一些同理心去看事情、包容不同的聲音,問題就會簡單化、比較容易處理。


 


    「武力能征服人,但征服不了人的心」,柔軟的言語易令人感動。好比球彈在柔軟的棉被上,跳不起來,若碰在堅硬的地板上,反彈就高。人與人相處,也是相同的道理,當我們指責別人的缺點過失、別人的無德無學、愚癡吝嗇、貪婪計較時,也要自覺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善是惡、行為是對是錯?人難免會有過失,別人有的缺點,往往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到、甚至更多。


 


    人「因自覺而成長、因自滿而墮落」,要想得到真摯的對待,先要自己能以真誠心待人。學會體諒他人並不難,只要你願意,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,真正成功的人能謙能讓、有遠見和寬廣的胸襟。「嚴以律己、寬以待人」是處事待人的法寶!不吃過頭的飯、不講過頭的話、不走過頭的路、不做過頭的事、不亂動怒發脾氣、更不爭強鬥狠惡意去傷害別人。


 


    我們要「謙虛誠懇、勤勉學習」,才能累積智慧、終身受用。。千萬不要將自己的無心之過,造成別人心裡的傷痕。如果有人在你的人生中,帶給你失望、挫折或傷痛,你無須再怨他,就當它在考驗我、磨練我!要常如是思維:不是別人讓我們起煩惱,是我自己的修養功夫還不夠!能做到這些,除了可以增長我們的慈悲心和人生歷練外,也是心無罣礙的秘訣。




五、良好的溝通協調 –以委婉的態度,主動去做溝通協調,是解決紛爭的不二法門。


 


    「人能和,則是非不生」,知見的偏差、不耐煩、易怒的個性,是人和的絆腳石。批評和責備無法解決問題,衝動、公開對立、惡言相向更容易造成衝突。在家庭中、親人間必須有良好的互動,做到「父慈、子孝、兄友、弟恭」。在職場中也一樣,除了專業能力及團隊合作外,人際關係的溝通、協調更是不可少。


 


    有些人在情緒起伏或遭受批評時,因強烈的自尊心作祟,馬上就顯露出自我防衛的本能,故意用唱反調來轉移問題。就算知道自己錯了,也不願心平氣和檢討改過,反而找出種種理由「強辯」。這是人我溝通上最大的障礙,是用虛張聲勢來掩飾自己的不安,也是心虛的一種反應。


 


    做人要真誠、做事也要認真盡責。要求別人改變、或企圖扭轉他人的想法很難、很苦!不如改變自己的想法或態度,換個立場想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麼做,又能不傷彼此的和氣?「愚笨的人在心中築起一道牆,但智慧的人則能拆除那道牆,與人和睦相處」。故主動去做溝通協調,是排解紛爭的不二法門!


 


    溝通是互動的,必須顧及對方的感受,即使我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,但強勢的建議,也像是另一種攻擊。在言談間,常不知不覺地流露出批評、否定、或自我主觀的權威口吻、堅持認為自己都是對的,別人都是錯的。因此「溝通」不能有我一定要說服對方的主觀意識、話也不要只聽一半就斷章取義,這樣會扭曲對方的原意。試著耐心聽完對方意見後,找出之間的平衡點。


 


    若為了不喜歡對方有意見、或自己急於表達,就當下打斷別人說話,除了造成溝通障礙外,也是一種失禮的行為。同時也要注意溝通時說話速度不要太快,會造成對方的一知半解。或用詞不當、想法不周、場合不宜、態度不佳、認知不足….等,都會引起失言,而造成對方的反感,無法達到溝通的效果。對人不是要縱容、但要多些寬容,一體皆有兩面,我們在思考任何問題時,難免會以自己的角度衡量,要有接納別人意見的雅量,或許還會發現其中另有其獨到的見解、可用之處。即使不採納也要委婉說明,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原因,鼓勵他們繼續努力。


   


    溝通是要在異中求同、不再堅持,故「強,不要強到決裂;軟,不是軟到屈服」。凡事要宏觀、要有遠見,做到「能有能無、能進能退、能上能下」對事不對人、放下身段、多幾分度量包容、多幾分同理心,透過誠懇的溝通必能化干戈為玉帛,化解歧見達成共識。




六、要有慈悲心---我們內心的「慈悲、智慧」,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,誰也偷不走的寶藏!


 


世間何種力量最大?「慈悲無私的愛」力量最大!「慈」是給人快樂、「悲」是拔人痛苦。儘管沒有財富、沒有地位,但卻不能沒有慈悲。它是人類最純真的本性,這種清淨的愛,能消除仇恨鬥亂、撫平傷痛。面對於一切苦難的眾生,包括所有的生靈,時時生起憐憫心、慈悲心,及時伸出雙手,如甘霖般地給人信心、安慰和鼓勵、給人無畏,幫助別人重新站起來,那就是慈悲。


 


    「愛」是關懷、寬容、是無所求的犧牲奉獻、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!在競爭的社會中,許多人每天行色匆匆,在工作中奔波忙碌,彼此之間很疏遠、冷漠,非常需要用「愛」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。人們常說「眼睛會說話」,因為眼睛會透露出人的心境。嗔怒心起時,眼神裏充滿了仇恨;哀傷的人,眼神中流露出悲傷;有信心的人,眼神裏充滿著自信。心中有愛的人,時時用笑臉迎人、用慈眼看人、說柔軟語、慈悲語、歡喜語,即使看到不喜、不悅的人或事,也能善解包容,用讚美鼓勵代替譏嘲怒罵。用真誠的態度、關懷的眼神,即使是一句簡單的問候,都會令人感動、溫暖人的心。


 


    「慈悲沒有敵人、智慧不起煩惱」,慈悲不是去要求別人,而是要培養以「天下之憂而憂、天下之樂而樂」的大愛胸襟,甚至對別人的無理或傷害,除了能做到寬容釋懷外,還能生起憐憫之心體諒對方、並祝福對方早日覺醒、、走向光明。若能明白愛的真義、擴大愛的領域,恨就不會佔滿心地!真正懷著慈悲心的人,不論碰到何種境界、不論交情深淺、即使是素昧平生,這念慈、這份愛,。始終都不會改變。


 


    外在的錢財雖然重要,但在我們擁有財富的同時,也要去開啟內心的慈悲與智慧。每個人都擁有一顆誠摯又善良的心,千萬不要讓它沉睡了,因為它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,誰也偷不走的寶藏,能讓生命昇華、化解干戈消除怨懟、廣結善緣。大家都來學習 佛、 菩薩視眾生如子、「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」的精神,凝聚善的力量越多、就能轉化貪婪、自私、暴戾之氣,讓這社會充滿溫馨祥和!




七、及時化解負面情緒~~解鈴還須繫鈴人,「能放下」是一帖良藥。


 


    孤獨寂寞、焦慮煩惱,是外在或內心壓力的情緒反應,也是人生旅途中無法避免的附屬品。有時候因天災、或人與人之間為了錢財感情糾葛、國與國間的互相傷害,都會成為我們內心的創傷。若耿耿於懷,很容易產生憂愁悲傷、苦惱委屈、害怕不安…等情緒。雖然我們沒有身繫牢獄被囚、被縛,但心中的無形枷鎖更為沉重。處在焦慮狀態時,身體往往也會伴隨著或輕或重的異狀。


 


    在經濟不景氣的陰影下,有些人高不成低不就,總是哀嘆自己懷才不遇,找不到理想工作。其實,工作並沒有絕對的好或壞,要調整我們的心情和觀念,不要抱著為生活而工作的無奈心情、不要眼高手低,好工作不是不斷去換來的,是要培養工作樂趣、以愉悅的心、耐心地投入其中做出來的。


 


    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」,有人在順境中墮落、有人在逆境中成長。有的人被壓力摧垮、有的人卻把壓力當作動力,毅然前行。雖然你有許多不如意,但還有創傷更重的人!當我們在埋怨沒有姣好的臉蛋或身材時,對於傷殘的人而言,健全得身體對他們來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,若能健康他們就很心滿意足、感恩不盡了!


 


    面對逆境不幸,有些人是緊緊抱住悲傷,自我放棄、一蹶不振;有些「身殘心不殘」的人卻是勇敢面對現實,走出悲情、拋開創傷、力圖自強。鍥而不捨的努力,反開闢出另一條嶄新的人生道路,表現出色。更可貴的是,有些本身已經很需要別人幫助的人,卻還能去關懷比他更需要的人!可見環境的影響並非絕對,關鍵在我們的「心」,要有勇敢面對的心、能提起也能放下的心、充滿喜樂感恩知足的心、和慈悲喜捨之心!


 


    人的心很脆弱,若是堅強,也是歷經無數的磨練後走出來的!這世上,何人沒有創傷?創傷不可怕,怕的是自己不願意走出來。能解決得事不必去擔心;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用。「解鈴還需繫鈴人」,「能放下」是一帖良藥,因為別人的勸解安慰、鼓勵是一時的,明天後天,還是不斷的會有新的苦惱再產生。


 


    雖然有些人需藉醫生藥物來協助,但最重要的是,要及時找出產生負面情緒、壓力的根源,坦然面對將心結解開。人不能沒有親情、友情,不要將自己封閉起來,這樣思想會更加狹隘執著。試著打開自己的心扉,將我們習慣性只看負面的想法、做法徹底改變,只要心不死,用智慧、慈悲、善解將執著放下、創傷放下,或打破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、哭泣是弱者的表現」的壓抑說法,讓哀傷或起伏的負面情緒,找一個適合自己又不傷害他人的方式宣洩,自我療傷才不會累積成災。將自己融入社會團體中,或許你能找到安慰歡喜的一面。


 


    多學習水的柔軟,「遇山水轉、遇岸水轉、遇石水轉」。「喜悅、樂觀、正面思考」可將心境轉向光明。鬱悶時,不妨透過靜坐沉澱化除煩惱壓力,「迎向陽光就能送走黑暗」,讓我們始終保持這樣的心情,用心去體悟生命中的每個驟變挫折、每個傷痛或打擊的背後都有它深刻的含意。多親近身旁善友的開導,讓時間淡化一切,撫平創傷重新振作!


 八、認錯、悔改~~發現自己犯了錯,要立即補救。即時懺悔並真心改過、永不再犯。


 


    「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封鎖;今朝塵盡光生,照破山河萬朵」。當我們把心中的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去除、煩惱障礙放下,內心深處啟發出愛和慈悲時,「心境」就向旭日東昇光明遍照。


 


    做人要「老實、誠實、踏實」。一切善惡都是由心起,我們要時時反躬自省,對人說話的態度是否謙虛誠懇、有沒有兩舌惡口?有過遭人批評要能欣然接受,無過遭人冤枉,若經委婉說明後仍被曲解,就要將它放下,無需一再辯駁爭論,以免更增苦惱。


 


   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。反省像一面鏡子,能清楚地照出我們的錯誤,使我們有改過的機會。要常常觀照自己,有沒有違背良知做虧心事?對那些想到的、遺忘的;已經察覺到、還未察覺到的過錯,都要發自內心的真誠懺悔,心甘情願地去承擔責任那就是反省。人不需要為了好面子,而找來許多理由粉飾太平,因為終會有真相大白的時候。


 


    一般人犯錯,通常會無辜表白: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,我又不是故意的」。而個性自負、好強好爭辯、狂傲驕慢的人,思維邏輯更是奇怪,縱使事實擺在眼前,也要強詞奪理、堅持一切都是別人的錯。缺乏理性、動輒生氣放話、無法冷靜傾聽、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,得罪許多人、結了許多惡緣也不在乎,令眾人苦惱害怕,不敢也不願對他說實話,除了不容易有真心相待的朋友外,也因為始終不肯反省改過,而失去了許多可以補救和自我成長的機會。


 


    人的一生要不斷學習,沒有畢業可言。別人犯錯可婉言相勸不要苛責,自己有過要勇於認錯並立即改過,古人云: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可防非止惡,這是每個人終生必修的功課。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生活體悟,但正向的想法稍縱即逝,很容易又掉入過去的習慣中。雖說「江山易改、本性難移」,但有堅定決心的人,也能將多年不好的習性,如暴躁的脾氣變為柔軟、孤僻的性情改為隨和、轉惡心為善心,改變了人際關係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。


 


    試著將自己淨空,不斷學習別人的優點、知識與智慧,取人之長補己之短。可將反省過後的心得記下,整理成簡捷的字句,這些都是自己經歷體悟過來的,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最受用。當境界來時,拿這些箴言來提醒、勉勵自己,就不會重複落入負面的想法或錯誤的行為當中。「君子坦蕩蕩,俯仰無愧、得饒人處且饒人」。一切都不違背良心才能過得心安理得、沒有恐懼罣礙!


九、親近善友~~朋友相交不在多,貴在:「失意時鼓勵你、犯錯時糾正你、得意忘形時棒喝你、遇災難能及時伸出雙手安慰、幫助你」。


 


    「人若近賢良,譬如入花圃,久而自馨香」。人的一生除了親人以外,朋友是影響我們最大的人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若近惡友,如入魚肆即刻薰其臭穢。如何選擇善友很重要,朋友相交不是建立在呼朋引伴、吃吃喝喝的基礎上,在你財散勢盡時,這種酒肉朋友之情很容易瓦解。


 


    凡事要看得廣看得遠,不要只看眼前。有些人缺乏智慧不去明辨對錯是非,將一些偷、騙、嫖、賭、欺壓善良、甚至行搶、吸毒者視為英雄追隨,耳濡目染後漸漸地走上不歸路,還以為是朋友相交講義氣患難與共。「一失足成千古恨」,損友相交不但傷害自己,嚴重的甚至會破家喪命,故應多加警惕!


 


    朋友交往不在多,貴在:「失意時鼓勵你、犯錯時糾正你、得意忘形時棒喝你、遇災難能及時伸出雙手安慰、幫助你」。真正的善友是:「有正知正見、有慈悲心、待人真誠、行為端正、胸量寬廣」。大家要多珍惜好緣,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扶持、相互督促勉勵,可避免走許多冤枉路、走錯路!


 


十、凡事善解~~這個世界不是我們能訂做的,想要改變別人不是容易,不如去改變自己的想法。聽到好話要感恩、聽到壞話要善解。


 


    人際關係是最難為的,若不能互敬互諒,很容易造成彼此之間的誤會衝突。因大家都處在不同的生長環境、族群風俗的不同、學習背景、個性習慣、見聞認知就不會一樣。就像蟲蠅視糞尿為美食,而人見了卻覺得十分噁心;對夜行的人來說,月亮是光明的指引,對小偷而言是害怕與不安。


 


    許多事情即使是親眼目睹,也不見得是事實真相。就像瞎子摸象,摸到的只是大象身體的其中一部份而已。故未經求證的事,絕不要以自己的臆測妄下斷言,那會變成是非,造成彼此間誤會加深、不滿的情緒蔓延,嚴重的還動了干戈,讓彼此受傷的「心」很難撫平!


 


    「不要因自己的錯誤傷害別人、也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」。這個世界不是我們能訂做的,想要改變別人不是容易,不如去改變自己的想法。聽到好話要感恩、聽到壞話要善解。伸出友誼的手,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困難,多想想別人的優點、嘗試將對方當作是自己的親人或摯友,這些方法對改善彼此間的惡緣會有幫助。


 


    有些狂妄自大的人,常以冷漠不在乎,或逞強來掩飾自己,其實這種人的心很苦、也很脆弱;也有習氣很重很執著,常使眾人苦惱始終無法溝通的人。可試著轉個念頭,以悲憫心同情他,是他的「心」生病了才會這樣。多祝福他早日能了悟、改變。


 


    「片刻不能忍、煩惱日日增、小不忍則亂大謀」。「忍」是修心養性的功夫,不是忍辱負重而是進退有度。強忍是壓抑,只是暫時沒事但不究竟,就像強壓在石頭下的草,它仍然會長出來。故必須心寬量大以包容心、同理心、慈悲心善解化開一切,「心」完全地「釋懷」放下了,才是忍而無忍的「真忍」境界。當一切怨、一切苦惱都沒有了,是何等的安然自在!


 


    古德云:「智者轉心不轉境,愚人轉境不轉心」。即使是「有」也會生出許多「有」的煩惱;而「無」也會有「無」的解脫。在人生旅途中,必定會遭遇到各種困境挫折、煩惱悲傷,也曾有許多頹廢的想法,請不要輕視自己、凡事善解!就算有人扯後腿也要心存感恩,因為沒有人「扯」就練不出腿勁。


 


    積極的人會在困難中找機會,消極的人是在機會來臨的時候,還要找困難、找許多他們無法利用這機會的理由。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繁瑣的事,尤其是人我是非更是折磨人,不妨把心中的怨懟不平、煩惱憂愁釋懷放下,因為還有許多有意義的事情等著我[們去做呢?


 


    「身雖痛苦心莫隨,海闊天空任遨遊」,只要能轉念,身心當下即得自在。時時保持著善念,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能用之處,逆境中的磨難也能成為我們前進的力量。有了「信心、毅力、勇氣」,能幫助我們在面對困境時,即使障礙重重,也能以樂觀進取的心情,昂首闊步向前走。




十一、要有寬闊的胸襟~~對著浩瀚的宇宙,世事的紛擾,個人的存在、擁有的一切、就如滄海一粟,是多麼地渺小又微不足道。


 


    做人一定要有大格局,凡事要看得高、看得遠,不能有順我者昌、逆我者亡的專制思想。心中狹隘的人,喜歡處處與人爭辯計較,聽到不稱意的話,就會不自主地發脾氣、興師問罪;或因為不是誇讚自己就不高興,而去毀謗被讚賞的人,如此常糊裡糊塗地,踩到別人的痛處而不自知,除了傷了彼此間的和氣,也徒增許多苦惱。


 


    「宰相肚裡能撐船、得饒人處且饒人」,靜下心來想想,我的心胸是否太小呢?為什麼人家只是在我的心裡丟下一顆小石頭,而我就像臉盆裏的水一樣,通通都濺出來了!這種見不得人家好的嫉妒心、容不下別人的瞋恨心,往往瞬間就在心頭生起,因為這種念頭來的快,所以只要有決心,看開了、想通了就能很快地消除。


 


   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。要有「能大能小、能有能無、能進能退」的自在心,常以寬恕自己的心寬恕別人,能讓自己愈來愈慈悲;以責備別人的心責備自己,能讓自己愈來愈進步。「待人寬一寸是福、處世讓一步為高」,心胸寬大虛懷若谷的人,能做到心量廣大、傾聽包容,接納多方不同的意見。


 


    彌勒菩薩有句偈語:「眼前都是有緣人,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;世間盡是難耐事,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」。在浩瀚的宇宙中,世事的紛擾,個人的存在及擁有的一切、就如滄海一粟,是多麼地渺小又微不足道啊!


 


感  言


 


人生應該向走路一樣,踩下前腳就要放開後腳,一步接一步才能進步,用感恩的心送走過去、迎接未來。多多學習古聖先賢的精神、及身旁善友的勸導,時時將自己的心念、行為反省檢討、並勇於認錯悔改,如此人我的相處將更趨圓融。


 


君子坦蕩蕩,寧願別人負我,我不負人,自能心安理得俯仰無愧。忍人所不能忍、容人所不能容,將小愛化為大愛,「無私的奉獻與關懷」,能讓這個社會處處洋溢著愛心、充滿溫暖。人我之間的相處問題,必須要大家多加重視、努力!因為這個社會是許許多多的你和我=我們,共同去創造出來的!是好是壞、是動盪或是祥和,全都是你、我大家共同的責任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benpu 的頭像
    cbenpu

    一生的夢與愛在此奔騰

    cben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