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懷20080528跨欄練習紀事
網友Mickey 曾於 週三, 九月 29日2004年 (23:21:06 CST)時云: "自驗預言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 畢馬龍效應(Pygmalion effect)(比馬龍效應),也稱為教師期望原理。在有目的的情境中,個人對自己(或別人對自己)所預期者,常在自己以後行為結果中應驗。此一現象的含意是,事先預期什麼,事後將得到些什麼;自己的作為將驗證自己的預言。在醫學上早有發現,並且在教育上也有證實。如:學生自認為愚笨(或經教師評定),其學業成績將日漸低落;原因是自我預期將直接影響其動機,間接影響其努力,結果將如同其預期。教師的預期也會產生自驗預言,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態度,差別的態度將影響學生自尊自信,結果形成學生的自驗預言。教師對學生有意無意間會產生一些期望,這些期望的產生可能因教師本身的經驗學識或偏見,而有好或壞的期望。如預期者換成別人(如教師預期學生),其後效影響稱為畢馬龍效應(Pygmalion effect)。自驗預言經美國心理學家羅森陶(R. Rosenthal)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,故亦稱為羅氏效應、羅森陶效應(Rosenthal effect)。"(有關畢馬龍效應解釋之引用出處, 參見: http://baby.imagenet.com.tw/modules.php?name=News&file=article&sid=64 )
當時間拉回20080528那天夜晚, 我人在屏師舊校區操場, 藉著運動增進體能, 以及消除撰寫碩士論文過程中種種不安負面情緒.
當時間遷移, 時至今日已20090302, 歷經碩論口考, 回澎湖實習, 赴台北參加全國語文競賽, 到澎科大旁聽認識許多師長與同學, 馬公高中舊大樓拆毀, 終於在澎湖度過一個從除夕到元宵的完整農曆新年, 見證品嘗澎湖寒流的凍洌冷度, 一切彷彿昨日.
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, 兵役, 長子, 養家活口, 成家立業, 建功立名, 回饋社會, 發光發熱發亮度, 心緒繁雜思索, 努力想要拾取當年動力衝勁, 試著相信, 試著期望, 有朝一日能有所成就. 很感謝在人生路上曾經被期望, 也很感謝有機會能離鄉背井深造, 有緣遇與貴人師朋互動, 生命帶領生命, 生命影響生命, 而得以在自我期許過程中使生命氣質有所成長.
【圖1】夜間短暫飛行
【圖2】塵埃即將落定
【圖3】見證嘉勉
【圖4】曲終人散
後記: 那夜, 感謝進立和清簪協助拍攝留念. 20080528星期三,整天又放晴又雨, 感傷那有感天地都為我哭泣,夜操場微濕, 幸好到了夜晚第六跑道是乾的, 可以練跨欄,與其向下跳, 不如竭盡一時憤懣向上跳, 那就本能衝刺攻欄吧!大無畏DAI之時 管樂社歡送留念,潑水高台,其實危險易滑倒,大理石子地板, 還是小心為好. 默默,拉筋,旋疲度,打字腰背硬筋度. 來者不識.我只是過客,反正. 畢業了很少會再團練了吧?轉身即將離開.各分東西.(小米知道吧?阿毛知道吧?)
留言列表